區(qū)域創(chuàng)新
蘭州化物所舉辦第二十屆公眾科學日
5月18日,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舉辦了主題為“砥礪二十載???科學新征程”的第二十屆公眾科學日。活動吸引了水車園小學、蘭州分院小學、蘭州市第二中學、蘭州市城關區(qū)青白石中學、甘肅省永靖中學等大中小學生、政府機關和企事業(yè)單位人員、普通市民等社會各界人士2000余人前來參觀學習。
本次活動線上線下同步開展。線上活動包括通過嗶哩嗶哩對活動進行網絡直播、與中國科學院主場活動進行直播連線等。線下活動包括身臨“器”境參觀重點實驗室、參觀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與科學大咖面對面、科學DIY、“科學·有點意SI”—科學互動小實驗和科技成果展等。
主播介紹蘭州化物所園區(qū)
蘭州化物所黨委書記王齊華主持科普報告會,介紹了研究所基本情況和公眾科學日開展情況。中國科學院院士、蘭州化物所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劉維民研究員線上作了題為“高性能潤滑材料技術支撐現(xiàn)代化強國建設”的報告,從生活中的摩擦潤滑磨損潤滑出發(fā),介紹了潤滑劑的作用、潤滑材料研究的重要性、航空航天等高端裝備潤滑材料,結合自身科研經歷,闡釋了科技工作者的職責與使命,并勉勵新時代青少年學生們努力學習、不怕挫折、勇往直前,努力做一個愛國忠誠、擔當奉獻、頂天立地的人,為加快實現(xiàn)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和建設世界科技強國作出應有的貢獻。王愛勤研究員作了“神奇的黏土礦物—過去、現(xiàn)在與未來”的科普報告,從黏土礦物的納米結構入手、以黏土礦物的“前世”“今生”“未來”為主線,介紹了神奇的凹凸棒石,還分享了地球化學先驅費爾斯曼的感人事跡,并鼓勵同學們要“自律”和“堅持”,在學習中體會,在觀察中思考,在實踐中提升,在創(chuàng)造中享受!
王齊華主持科普報告會并介紹研究所公眾科學日開展情況
劉維民線上作報告
王愛勤研究員作報告
報告現(xiàn)場
身臨“器”境環(huán)節(jié),公眾參觀了低碳催化與二氧化碳利用重點實驗室、潤滑材料重點實驗室和甘肅省天然藥物重點實驗室,近距離接觸國家重大科研裝置,聆聽一線科研人員通俗易懂的原理解說,了解了實驗室取得的各項重大科技成果,切實感受了“科研零距離”。
參觀低碳催化與二氧化碳利用重點實驗室
參觀潤滑材料重點實驗室
參觀甘肅省天然藥物重點實驗室
直播期間觀眾與科研人員進行網絡互動
參觀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環(huán)節(jié),講解員帶領觀眾重溫了研究所六十多年來以國家需求為己任,扎根西部、攻堅克難、創(chuàng)新奉獻的歷史,回顧了老一輩科學家以身許國、投身科研的使命擔當和崇高追求,進一步激發(fā)了學生愛國情懷和社會責任感。
參觀所史館暨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
本次特別策劃了“小小空間站”科技小制作活動。志愿者指導少年兒童動手制作了科學小模型,并講解了太陽能原理、中國空間站以及研究所多項材料與技術在我國空間站的應用情況,進一步鍛煉了少年兒童動手實踐能力和思維能力。
制作現(xiàn)場
“科學·有點意SI”環(huán)節(jié)共安排了“魔法叢林——碘鐘反應”“火山爆發(fā)”“棒棒糖變色魔法”“滴水成膠”“千變萬化”“魔幻變色龍:紫甘藍的酸堿奇遇”“魔性之環(huán):平皿薄層上的B-Z反應”“摩擦發(fā)光的神奇之旅”等科學互動小實驗。通過動手實踐,讓公眾感受到科學不只是“高大上”,也有“好看”“有趣”的一面。
科學互動小實驗
活動現(xiàn)場
科學不只是一些數(shù)據(jù)和實驗,更是一種對未知世界的好奇心。蘭州化物所多年來以公眾科學日為契機,不斷創(chuàng)新科普內容和形式,通過新鮮有趣的科普資源,架起了公眾和科學之間的溝通橋梁,將研究所學科方向、創(chuàng)新成果和科學家精神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和生動鮮活的方式傳播給公眾,為公眾帶來沉浸式的科學體驗,讓科學“活”起來,在“趣玩”中學知識。
此次活動得到了中國科學院青年創(chuàng)新促進會蘭州化物所小組、甘肅省材料學會和甘肅省化學會的支持。